您当前的位置:TPY时尚网资讯正文

节后综合征的症状 节后综合征应该这样解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8-04-09 00:56:44  阅读:1222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佘诗曼

  春节结束了,很多人都面临着工作与家人分离的情况,但是回到工作岗位后你会感觉身体无法恢复成之前那样有活力了很多人出现了心理和生理的不适,这就是节后综合征,那么节后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呢?患有节后综合征该怎么办呢?节后综合征的原因有哪些呢?感兴趣的朋友请看下文吧。

  节后综合征的症状

  症状一:肠胃不适 容易积食。

  症状二:睡眠紊乱 精神萎靡。

  症状三:腰酸背痛 浑身不适。

  症状四:恍恍惚惚 心神不宁。

  节后综合征该怎么办

  处 方:选择养胃促消化的食物

  春节期间走亲串友避免不了频繁的聚餐饮酒。大吃大喝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肠道无法彻底分解大量摄入的脂肪等物质,肠胃就会出现问题,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受损,进而影响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

  第一,每日晨起空腹一杯温开水,促进新陈代谢,缩短粪便在肠道停留的时间,减少毒素的吸收,溶解水溶性的毒素,可以加少量蜂蜜、食盐,根据个人喜好而定。

  第二,节日里油脂摄入太多,再加上坚果类零食的摄入大增,如果消化不良,就会使毒素停留在肠道被重新吸收,给健康造成巨大危害。我们可以在节后选择一些养胃促消化,能促进肠道迅速排出毒素的食物,如山楂、魔芋、黑木耳、海带、猪血、山药、苹果、草莓、蜂蜜、糙米等。

  第三,坚持“少盐、少油”原则,以蒸、煮、炖等烹调方法,少量多餐,食物细软易消化为宜。对于受伤的胃黏膜,可用抗溃疡药类,少喝咖啡、烈酒、浓茶等刺激性饮品。每天下午三点左右为自己补充一杯酸奶,帮助胃肠道恢复肠胃菌群平衡。

  处 方: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

  春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千里迢迢,长途奔波,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迎来送往,不分昼夜,睡眠不足。节后出现反复失眠、早醒,同时又有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等症状。

  牟瑛建议,参考“睡眠健康新七点”的原则,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调整睡眠习惯,缓解睡眠紊乱和疲劳。

  1、在窗帘上加个遮光层,关掉所有带亮光的电器,让卧室彻底黑暗,能有效促进入睡并提高睡眠质量。 

  春节小长假刚刚结束,有很多人会在这时候会患有节后综合征,那你知道节后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吗?假期结束以后我们应该怎样预防节后综合症呢,吃什么能够有效的缓解节后综合症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节后综合征的症状

  1.嘴上说着“我爱上班,上班使我快乐”,心里其实很恐惧。

  2.上班第一天:头晕眼花,四肢无力,昏昏沉沉,哈欠连连,频繁出错,反应迟钝。

  3.感觉身体被掏空,站的时候想坐着,坐着的时候想躺着,时时刻刻想休息。

  4.好不容易拖着疲惫的身体去上班,结果工作效率奇低,莫名烦躁发脾气,谁说话都不想理。

  5.吃饭也没胃口,觉得很饱,甚至根本不想吃饭。

  6.面对一堆工作文件毫无感觉,满脑子都是没通关的游戏、没追完的剧、没见到的人。

  7.晚上睡不着,睡着了不停地做梦,白天睡不醒,设了N个闹钟,最后还是睡过头迟到。

  8.舍不得离开家人朋友和对象,无比惆怅,生无可恋。

  9.不想面对同事客户,害怕面对复杂的人际交往。

  10.上班第一天就不该工作,全心全意的缅怀美好的假期时光才是正事啊!

  怎样预防节后综合症

  1、饮食宜清淡

  春节期间少不了各种大鱼大肉的聚餐,这些高热量、高蛋白食物的摄入,会使肠胃负荷加重,消化不良,出现异常的饱胀感、食欲减退。节后要注意多吃新鲜的绿叶蔬菜、稀饭等“清火”食品,还可适当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尽量吃清淡一点的饭菜,让已经“不堪重负”的胃肠得到休息。

  2、调整作息

  春节期间,有的人会熬夜守岁,有的人会通宵打牌,还有的奔波在旅途,生物钟被打乱,导致上班后整日精神不振。补救措施之一是调整作息,尽量早睡早起,有条件的话可以适当午休。如果晚上难以入睡,洗个热水澡会有助于睡眠。

  3、适度运动缓解压力

  节后提不起精神、没有胃口怎么办?适度的运动或许可以帮你。“吃”与“动”是两个方面,运动有助于使胃口调整到正常状态。运动不仅能缓解压力、控制体重,还能促进睡眠。可以在下班或放学后进行自己喜欢的运动,如慢跑、游泳、跳舞、羽毛球等,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休息,更有活力地开展节后工作。

  4、节后工作强度不宜过大

  节后短时间内不宜开展强度过大的工作,而应循序渐进,先把必要的工作做完,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避免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

  5、调整自身心态

  自我调整最关键。春节长假后,大家在进行工作时应循序渐进,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可以采取一些适合自己的方式调节心态,例如通过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读书阅报等方式保持轻松自然的心态。

  2、放舒缓的轻音乐或者是英语光盘。

  3、睡前不要做任何动脑的活动,不要谈论让人兴奋的事情。可以适当做点轻柔活动,比如瑜伽动作,或床上体操,让大脑放松下来。

  4、白天尽量不喝咖啡和茶,不喝可乐和可可巧克力等含刺激兴奋的食物,如果实在想喝,避免下午5点以后喝。

  6、提前1—2小时喝一小杯牛奶或红酒,都有助于睡眠和养颜。

  7、睡前洗个热水澡,或者用热水泡脚,不过由于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这时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如游泳、瑜伽、跳操,老年人可以放风筝、散步、慢跑、打太极、踢毽子等。每天1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以运动后疲劳感于10—20分钟内消失为宜。

  处 方:按照身体时间节律来安排作息

  春节过后,开始了规律的上班工作,稍微坐时间久一点,就腰酸背痛,脖子僵硬,腿脚发酸。工作后回到家,觉得浑身不适,跟平时运动过后的疲劳感觉还不太一样,晚上休息一晚上,第二天恢复得也不是很好。

  中医认为人体经络循行有其气血旺盛的时间点,如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的经络气血运行恢复的时间节点,此时要保证充分的休息;早晨5点到7点是手阳明大肠经的气血循行旺盛的时间点,养成这个时间点排便有利于肠道功能正常运行,诸如此类。

  处 方:提前一天走出“休闲状态”

  春节期间,人们逃离了紧张的工作氛围。假期一结束,很多人内心会产生对上班的恐惧感,容易造成心理生理上的不适应。

  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在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下,作为一种应急机制,人的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一套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以使人们能够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模式。如果人们一下子从上述状态中停下来无事可做的话,原来那种适应紧张节奏的心理模式便会突然失去对象物,加上生理和心理的惯性作用,会使人们面对宽松的环境反而感到不适应。有些人会出现抑郁、焦急、忧伤、失落甚至心悸、失眠等身心健康问题,建议要从生活到作息时间积极作出相应的调整,每一次长假都有两个缓冲期——假日刚到和假日过后。

  节后综合症的原因

  1、从闹到静。大家在节日里都喜气洋洋地走亲访友,相互拜访,十分热闹。过了节后,这种喧哗热闹的氛围和场面都已过去,一下子回到平静的环境中。

  2、从闲到忙。虽然过节几乎家家都人来人往,忙忙碌碌,但生活内容却是十分休闲。节后,立即要投入快节奏的工作学习中,压力又要重新降临。

  3、从静到烦。原本心理很平衡,可是节日里人来客往,交流频繁,信息很多。看看人家的生活,比比自己的日子,瞧瞧他家的闺女,想想自己儿子,差距越看越大,越想越烦,心理状态失衡。不过,这只是一种不良心理状态,而不是心理疾病。

  结语: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节后综合征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呢?患有节后综合征,我们应该选择养胃促消化的食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按照身体时间节律来安排作息、提前一天走出“休闲状态”等方法来解决节后综合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原创性、准确性、真实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